个人荣誉:
曾 鸣(微信同号)136 6628 3811 |
|
裴忠富(微信同号)139 0823 1509 |
|
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
裴忠富--全国劳动模范、优秀共产党员 |
一、贮藏特性
枇杷很不耐贮藏。在室温下存放20天,果实即大量腐烂,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。
枇杷无后熟作用,所以要在它基本完熟时采收。采收过早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,采收过迟则影响果实的耐藏性,而且易遭受机械损伤。一般把果实充分着色作为采收期,如远销可适当早采,约九成着色时采收。由于枇杷果实皮薄,皮上有一层蜡粉茸毛,易受机械伤,伤口易腐烂,果皮易变色,在室温下2天果实全部腐烂,失去食用价值,较难贮藏。
杷枇品种很多,按果肉颜色一般分红肉和白肉两大类,红肉品种有大红袍、宝珠、山里本、大钟、梅花霞和车本;白肉品种有照种、青种、白梨、软条白沙。红肉类枇杷果皮较厚,肉质较粗糙,耐贮运,晚熟品种耐藏性较好。
二、贮藏病害
果实栓皮病:是枇杷果实在生长期间局部果面遭受霜、雪冻害引起的生理病害,幼果感病初期,果面呈油渍状熟印,随着果实的发育,病斑逐渐成栓皮干燥,成熟时,病斑呈黄白色,而果面的健部呈橙黄色,感病的果皮变脆,撕皮易断。防治方法主要是注意防止低温霜冻和冷害。
枇杷炭疽病:该病主要为害成熟果实,引起贮运过程中的损失;初发生时在果实上发生淡褐色圆形小病斑,以后病斑逐渐扩大,果面凹陷,表面密生黑色小点,天气潮湿时溢出粉红色粘质物并蔓延至全果,致使全果腐败呈暗褐色,后常引致全果腐烂或干缩成僵果,不堪食用。病原为炭疽菌,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为害严重。可于果实着色前1个月,喷1:1:200波尔多液,或5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。
枇杷灰斑病:枇杷灰斑病是枇杷叶部的主要病害,叶片上的病菌还感染果实而导致果实在贮藏期间大量腐烂,症状是后期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白色病斑,故称灰斑病。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。在春稍始病期,连续喷洒2~3次50%多菌灵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果实采收后用1000mg/L苯并咪唑类药物处理,防治效果很好。 三、主要采收和贮藏方法
枇杷成熟的标志是果实充分长大,果面和种子充分着色,果肉组织软化、含酸量降低和糖分迅速增加。枇杷花期长,要分期分批进行采收。枇杷果肉柔软多汁、皮薄、易脱毛,易被碰伤而降低贮藏性能和商品性。采果用的篮、箱要衬垫草纸或其他柔软材料,要有果梯和采果钩。工人采收前把指甲剪平,采果时要手摘果柄,防止触摸果面,并轻放轻拿、浅装轻挑,以防止碰压。外运和出口的果实,在果园就地选果、包装,减少机械伤和绒毛脱落。套袋的果实好连袋运回室内打开分级包装。
枇杷采收后,首先要把受伤果、落地果、裂果和病虫害果挑选出,然后分品种、分等级进行包装。贮运包装的容器,常用的有竹箩、木箱、纸箱等。木箱高26厘米、长45厘米、宽33厘米,每箱装果20公斤左右。台湾省台中县外销枇杷是采用纸质子母箱包装,先将果实按1公斤顺序排列于小纸盒中,然后在每个母箱中装入10小盒。
枇杷不耐久贮,鲜果应及时销售或加工。贮藏库温要稳定在5℃左右,并注意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湿度。可用冷库降温,塑料薄膜保湿。通风时注意保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(各保持2%~3%左右),也要注意控制乙烯浓度。冷藏的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风味变淡。枇杷的适贮藏温度为0℃,相对湿度90%,在此条件下可贮存3周。从冷库中取出后,要抓紧销售。
枇杷果实好以船或火车运输,以防震动碰伤,装卸中要轻拿轻放,不得摔跌。有条件的,尽可能采用低温(10℃左右)运输,或空运
本文来自:中国宗富枇杷产业网,网址:http://pibamiao.com,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宗富枇杷产业网!
欢迎您点击观看
宗富果业——榜样的力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