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荣誉:
曾 鸣(微信同号)136 6628 3811 |
|
裴忠富(微信同号)139 0823 1509 |
|
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
裴忠富--全国劳动模范、优秀共产党员 |
西瓜大量上市,尝鲜正当时。采摘、过称、装车……连日来,在南黄镇南黄村的一处种植基地内,来自青岛、潍坊等地的商贩们一大早就开车来到这里,排队等着装西瓜。看着基地里忙碌的景象,63岁的孙秀国心里也是乐开了花。这位被当地农户誉为“西瓜大王”的老人感慨地说:“是科技让我尝到了丰产增收的喜悦。”
平均重30斤
西瓜招来地头收购商
来到孙秀国的种植基地,只见一个个绿油油、圆溜溜的西瓜长势十分喜人,敲敲西瓜还发出清脆的悦耳声。在基地里,工人们正忙碌地为前来收购西瓜的商贩采摘着西瓜。“我拉了十多年的西瓜,还没见过长这么均匀、个头这么大的西瓜,每个基本上都在30斤以上。”来自青岛的西瓜收购商赵师傅啧啧地称赞道。孙秀国告诉记者,由于他种植的西瓜质量好,客户们都争着到地头来收购,所以根本就不愁卖,目前他已经售出去了七八万斤的西瓜。
走在基地内,看到一块块整齐的土地上,还均匀地种植着一株株茄子、辣椒,长势正旺。一个个长得笔直、紫里透亮的茄子点缀在翠绿的叶苗之间,着实惹人喜爱,也吸引了收购商前来抢货。今年他售出去几百亩地的蔬菜种子,但从种植情况看,这个基地种植的蔬菜无论是外观还是品质都是一流的。孙秀国种植的茄子每斤也售出了1.5元的高价,比其他人高出了0.5元。
西瓜大量上市,尝鲜正当时。采摘、过称、装车……连日来,在南黄镇南黄村的一处种植基地内,来自青岛、潍坊等地的商贩们一大早就开车来到这里,排队等着装西瓜。看着基地里忙碌的景象,63岁的孙秀国心里也是乐开了花。
引入高科技
每亩增产六七千斤
今年,孙秀国基地里种植的8亩西瓜,亩产量达到了1万六七千斤,比原来增产了六七千斤。除去各种费用,他每亩纯收入一万余元。
“要说这种植秘诀,细心管理挺重要,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科技。靠科技种西瓜不仅品质超群,产量也高得多。”孙秀国说。之前,他的老家是文登,以前在东北时,是一名西瓜种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,跟西瓜有很深的感情,之后转行专门搞基地种植这块。在他看来,不少农户由于连年施用化肥,土地连作,导致土壤累积了大量毒素。正是这些累积的毒素抑制了作物的正常生长,多种营养元素缺失也使作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,导致歉收或减产,甚至出现了畸形果,或者使作物假熟、早期落果,失去了果实原生态的本味。
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,产品质量是决定终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,而质量就掌握在我们手里。”孙秀国说,除了得有技术,掌握科学的管理手段外,农户还可以施用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微生物肥菌剂,来增加土壤微生物量、改良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,提高作物光合能力与生长能力,提高作物抗病能力及抗逆性能、改善产品口感等。
包地3000亩
将赴老挝种西瓜
由于种植出的西瓜很成功,一些客商也向孙秀国抛来了橄榄枝,想邀请他做技术员。面对数十万元的年薪,孙秀国说,自己还是看好了在老挝种植西瓜的优势,未来他要在老挝开疆扩土建起西瓜种植基地。
“老挝的西瓜成熟期在2月至4月,刚好在春节前上市,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期,销量不错,价格也能高出不少。”孙秀国说,此外,那里的气候较为温暖、湿润,土地租金、人工成本都比国内要低,当地种出来的西瓜不仅甜,而且个头也大,病菌少,产量也高。
目前,他已在老挝承包3000亩土地准备种植西瓜。“到时候,我会把滴灌技术和微生物菌剂技术都带过去,跨国种植西瓜。”孙秀国说。
本文来自:四川果苗网,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川果苗网!谢谢关注!网址:http://www.sichuanguomiao.com
欢迎您点击观看
宗富果业——榜样的力量